现在当务之急就是微型可控核聚变赶快应用立马进入一级
本文转载于9090社区,帖子链接:https://www.kk9090.top/thread-568823-1-1.html
作者: 阿里克斯 时间: 2025-3-27 10:36必须进入一级文明,关键就是微型可控核聚变,一旦完成,人类就再也不会有纷争了,能源问题完全解决,大家可劲的用,但是到底是什么力量在阻止人类呢?
作者: 小白鸽 时间: 2025-3-27 10:45
是的,就不用纠结油耗了,直接换电车了
作者: pwrln 时间: 2025-3-27 10:45
这问题十多年前就说过,据说那时候高层就意识到美元绑架了石油,东大咋办呢,想来想去只有玩核聚变,要把这玩意先搞出来
作者: 雷斯林 时间: 2025-3-27 10:50
玩高科技不应该先把东大建成几个国际一流大学,吸引全球尖端人才搞科研么?就靠想,靠投资,靠引进就能搞出来跨时代的科技?钱多也不是这么瞎投瞎花的。
作者: 冷眼江湖 时间: 2025-3-27 10:52
不准乱说乱想怎么会有创新呢?-----任志强
作者: qtom 时间: 2025-3-27 10:58
现在是要抢占月球,月球上有氦-3
开采月球上的氦3,对实现可控核聚变有何意义?从目前的科技水平来看,我们还无法完全还原太阳内部的核聚变反应,也就无法通过核聚变反应来获得足够多的能量。目前包括我国在内一些国家着力研究的可控核聚变技术(即“人造太阳”),还仅处于实验及技术攻关阶段,距离投入大规模的应用还差距甚远,主要的技术瓶颈就是在特定的磁力约束装置下,寻找非常耐高温的材料比较困难,而且同时控制能量输入输出比,使其达到最终输出能量大于输入能量可控状态的难度也非常大。从太阳内部的链式聚变反应来看,从质子聚变为氘的反应条件相对最低,意味着最容易实现,不过在此过程中会产生中子和伽马射线。如果我们在地球上模拟太阳内部的核聚变从质子聚合成氘开始(这也是常规实验最常用的一种方式),那么所释放的中子在衰变过程中,会对反应装置产生严重的破坏作用。如果我们选择从链式反应的后端环节开始,即从氦-3聚变为氦-4,由于这个环节不会释放出中子和伽马射线,因此相对来说要清洁和安全得多。所以,现在开展可控核聚变的理想原材料无疑就是氦-3。只可惜那些从太阳内核中逃逸出来的氦-3,在随着太阳风传送到地球时,绝大部分被地球的磁场所阻挡,所以地球上的氦-3资源非常稀少,满打满算才半吨左右,这些还都是依靠地球本身拥有的微量氚(重氢)通过β衰变而来。而月球几乎没有磁场,那些通过太阳风携带的氦-3可以轻而易举地到达月球的表面,月球表面的岩石和月壤长时间地受到太阳风带电粒子的轰击,氦-3就逐渐在月球表面上被捕获而富集起来。据科学家测算,月球上的氦-3资源总量可以达到70多万吨,是地球总量的100多万倍,理论上可以供人类使用上万年。这对于未来能源越来越紧张的地球来说,势必是潜力巨大、清洁高效的能源“补给站”,所以也成为许多大国想方设法要进行月球开发的动力之一。
作者: 602032119 时间: 2025-3-27 12:23
所谓的海洋文明(强盗)的逻辑就是我天天沙滩晒太阳,你边上给我撑伞端红酒。 如果你不同意那就打你,所以无论什么时候都有纷争。因为撑伞的想为什么我不能沙滩太阳比基尼,你边上端红酒呢
作者: dcyxj 时间: 2025-3-27 13:18
可控核聚合人类在相当长时间,甚至永远也掌握不了,宇宙创造者可能只允许人类使用核分裂,就如同圆周率不能被算尽一样,这些问题一旦被搞清,人类就有可能就掌握了宇宙的秘密,宇宙被谁创造的,目的又是什么。。
2020诺贝尔物理学得奖者彭罗斯提出,宇宙有一种监督机制,即宇宙监督假设。
事件视界,指的是在事件视界以外的观察者,无法利用任何物理方法,获得事件视界以内的任何事件的信息,或者受到事件视界以内事件的影响
有一种旋转的黑洞叫克尔黑洞,不再像史瓦西黑洞哪样整体的球对称,它旋转速度越快,整体的形状越接近扁平,在高速旋转过程中!奇点会被拉伸成一个闭合的线圈(一个无限致密的奇环)。
如果一颗克尔黑洞的角动量过于大(旋转速度很快),它会摧毁它的事件视界(角质比失衡),使它中心的奇环暴露出来,形成一个裸奇环,但是在罗杰彭罗斯的宇宙监督法则下,不允许它暴露出中心的裸奇环,因为这会严重破坏这个宇宙的因果性,所以任何一个奇点都会有一个事件视界出现
作者: 8849 时间: 2025-3-27 14:57
快了,现在AI助力科研创新速度已经超过AI之前原来人类的5-20倍,也就是原来100年才能找到想到的创新点,现在只需要5年-20年就可以达成。而且这个速度还一直在提升,日新月异不是梦想。
本文转载于9090社区,帖子链接:https://www.kk9090.top/thread-568823-1-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