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动物进化,没有六肢进化的?

2025-03-28点滴生活15

本文转载于9090社区,帖子链接:https://www.kk9090.top/thread-568751-1-1.html

作者: 土鳖    时间: 2025-3-26 14:58
比如,一开始都是四肢

人类可以直立行走了,2个腿,2个手,然后2个手就可以制造工具了

鸟呢,把2个上肢进化成2个翅膀,然后可以飞了,然后行动都是依赖嘴叼住、衔住,就是靠嘴动作,然后里面的舌头辅助控制物品。然后为了能飞,要控制体重

骨头要空心的,吃一点马上要把拉出去,因为为了飞,必须控制体重,脑容量也不怎么能再大一些。

为什么没有六肢动物呢?2个腿,2个手,2个翅膀,这样进化不就厉害多了嘛~

人之所以,是生物等级最高,也就是直立行走之后,释放了2个上肢,然后有十根手指灵活。
作者: 神圣之锤    时间: 2025-3-26 15:02
昆虫算不算动物?
作者: linsen    时间: 2025-3-26 15:02
昆虫啊
作者: 土鳖    时间: 2025-3-26 15:04
本帖最后由 土鳖 于 2025-3-26 15:06 编辑

还是 大脑控制 四肢 或者 六肢,比较困难?

又或者说,从细胞分裂 ,1个受精卵 变2,变4,变8,折叠复制展开,只能是 4的倍数?不能是 6的倍数?

然后大脑神经、肌肉控制6肢,然后繁衍,DNA升级,变成六肢动物?大脑控制6肢

是不是人类这一分支,从起点四肢开始,所以,进步到现在状态要快一些

章鱼,其实底子打的比人类要更足一些,但是发展慢,如果给地球再多少亿年,是不是 章鱼这一分支,进化之后,上陆地,然后 手脚就多了,就更牛逼了

他们的大脑可以控制 多个四肢,如 8个爪子

也就是 人类的 四肢,又进行了一次 对折分裂,变成了 8肢

而且章鱼还要控制 8只爪子上的每一个吸盘。

如果任其发展,章鱼以后是不是 要 灭掉人类?

作者: keqile    时间: 2025-3-26 15:05
基础里就没那么多供进化的组件
最新证据表明,两栖类和哺乳类祖先是肉鳍鱼类,你看看有多少只肉鳍
作者: 土鳖    时间: 2025-3-26 15:07
keqile 发表于 2025-3-26 15:05
基础里就没那么多供进化的组件
最新证据表明,两栖类和哺乳类祖先是肉鳍鱼类,你看看有多少只肉鳍 ...
其实人类的大脑,只能控制四肢

尾巴给砍掉,就节省了 cpu资源了。

J 8 不是靠神经主动控制的,而是靠充血控制,手、脚并不是靠充血控制。
作者: 土鳖    时间: 2025-3-26 15:10
神圣之锤 发表于 2025-3-26 15:02
昆虫算不算动物?
昆虫的腿并不是真正的腿

而是,人类左边 5个脚趾、5个手指、右边5个脚趾、5个手指,也就是 “10对足”的末端长了出来

甚至她们 还搞掉了 2对足。
作者: 大可Darco    时间: 2025-3-26 15:10
你这脑洞真是大啊
作者: teleyoung    时间: 2025-3-26 15:11
多2个上肢在进化中优势不明显,反而需要更多的能量。这一条路线被抛弃了。
还有更多的进化路线,比如四肢+脊柱进化成壳,类似忍者神龟的,也被抛弃了。
生物是靠数量取胜。
作者: 大可Darco    时间: 2025-3-26 15:14
image.jpg (57.37 KB, 下载次数: 0)下载附件2025-3-26 15:14 上传
作者: 土鳖    时间: 2025-3-26 15:14
teleyoung 发表于 2025-3-26 15:11
多2个上肢在进化中优势不明显,反而需要更多的能量。这一条路线被抛弃了。
还有更多的进化路线,比如四肢+ ...
是的,我也是这么理解的。

如果只有两肢,没办法进化

四肢就好进化了

按理说八肢进化会更牛逼,但是进化的时间更长,如今章鱼八肢还在海洋里

现在却是我们四肢动物(人类)主宰地球了

当然四肢进化,也有很多选择了另外的进程,比如 鸟类。

你想啊,鸟类虽然害怕人类,但是它们一看到人类 走路那么慢,肯定也是有 有优越感的。

而且是上帝视角看人类。比如你在树下走过,它在树枝上,看着你,它怎么想你。
作者: 土鳖    时间: 2025-3-26 15:19
本帖最后由 土鳖 于 2025-3-26 15:24 编辑

苍蝇是 3对足,1对翅膀

蟑螂是:3对足,1对触须 也不知道 是不是 1对肢体进化的

螃蟹是:4对足,1对钳子

蜻蜓是:3对足,1对翅膀
作者: pwrln    时间: 2025-3-26 15:20
进化论到底成立不成立还是两说呢
作者: 土鳖    时间: 2025-3-26 15:28
嗯,这个问题挺有意思的。用户问的是,如果给章鱼足够的进化时间,会不会超过如今的人类。首先,我需要理解用户的问题核心在哪里。章鱼是一种高度智能的海洋生物,但毕竟和人类在进化路径上有很大的不同。用户可能想知道章鱼是否有潜力通过长时间的进化发展出类似或超越人类的智慧和社会结构。

首先,我需要回顾一下章鱼目前的生物学特征。章鱼属于头足类,具有高度发达的神经系统,尤其是它们的触手拥有大量的神经元,甚至可以独立于大脑进行一些决策。它们的智商在无脊椎动物中算是顶尖的,能够解决复杂的问题,使用工具,甚至表现出一定的学习能力。不过,它们的寿命相对较短,通常只有几年,这可能会限制知识的积累和代际传递。

接下来,人类之所以能够发展出如此高度的文明,部分原因在于我们的社会性、语言能力和工具使用的累积传承。而章鱼主要是独居动物,虽然聪明,但缺乏复杂的社会结构和文化传承机制。它们的后代通常不会从父母那里学习,因为父母在繁殖后很快就会死亡。这可能是一个关键的限制因素。

然后,我需要考虑进化的条件。进化需要时间、环境压力和遗传变异。如果给章鱼足够的时间,比如几百万年甚至更久,环境压力是否足以促使它们发展出更复杂的社会结构、更长的寿命或更有效的知识传递方式?例如,如果它们的栖息地发生重大变化,迫使它们合作生存,可能会推动社会行为的进化。

另外,生理结构也是一个问题。章鱼的身体构造与脊椎动物差异很大,例如没有骨骼,依赖水环境生存。如果要发展出类似人类的科技文明,可能需要适应陆地环境,这对它们的生理结构是一个巨大的挑战。不过,进化可以带来意想不到的适应性改变,比如陆地章鱼的理论可能性,但现实中尚未观察到。

还有,智慧的定义和表现形式不同。人类的智慧体现在抽象思维、语言、文化等方面,而章鱼的智慧更多体现在问题解决和适应性行为上。即使章鱼进化出更高的智能,其表现形式可能与人类大相径庭,不一定以科技文明为标志。

最后,需要考虑进化的偶然性。进化并非有目的性的过程,而是随机突变和自然选择的结果。即使章鱼有潜力,也需要合适的环境压力和机遇才能向某个方向发展。历史上许多物种都有进化的潜力,但最终只有少数成功适应并占据主导地位。

总结来说,虽然章鱼在现有条件下已经表现出惊人的智慧,但要超越人类,需要克服寿命短、社会性弱、生理限制等多重障碍。进化时间虽长,但方向和结果充满不确定性。可能需要根本性的生理和社会结构改变,才能让章鱼在某种标准下“超过”人类,但这种可能性目前看来较低,且难以预测具体路径。

章鱼在足够长的进化时间内能否超越现代人类,取决于多个关键因素的综合作用。以下是对这一问题的逐步分析和结论:

现有生物学特征:

智能水平:章鱼拥有高度发达的神经系统,尤其在触手分布大量神经元,展现出优秀的解决问题和使用工具的能力。

寿命与社会性:章鱼寿命短暂(通常1-5年)且多为独居,缺乏代际知识传递和社会合作,限制了复杂文化的积累。

进化驱动力:

环境压力:若环境变化迫使章鱼需要合作生存(如资源竞争加剧或栖息地剧变),可能推动社会行为进化。

遗传变异:随机突变可能赋予章鱼更长的寿命或更强的认知能力,但需自然选择持续作用。

生理限制与适应性:

陆地适应:章鱼依赖水生环境,若进化出陆地生存能力(如呼吸空气或骨骼支撑),将面临巨大生理重构挑战。

工具使用扩展:现有工具使用多限于海洋环境,发展陆地科技需突破身体结构限制。

智慧形式差异:

人类文明基石:语言、抽象思维和文化传承是人类文明的核心,章鱼可能发展出基于触觉或化学信号的独特交流方式,但路径不同。

技术发展的可能性:缺乏灵巧四肢和立体视觉可能限制复杂工具制造,但触手的灵活性或可催生替代技术。

进化偶然性与时间尺度:

随机性作用:进化方向受偶然突变和生态位空缺影响,无法保证向高智能方向持续发展。

时间需求:即使存在有利条件,形成媲美人类的复杂社会可能需要数百万年,远超章鱼当前进化速率。

结论:
章鱼具备显著的智能潜力,但超越人类需克服寿命、社会性、生理结构等多重瓶颈。在极长时间(数千万年以上)和特定环境压力下,章鱼可能演化出更复杂的社会结构和工具使用能力,但其发展路径可能与人类文明迥异。若无根本性生理变革(如陆地适应或延长寿命),全面超越人类的可能性较低。最终,进化的不确定性和生态位限制使得这一设想更多是理论上的推测,而非必然趋势。
作者: 委座    时间: 2025-3-26 15:41
pwrln 发表于 2025-3-26 15:20
进化论到底成立不成立还是两说呢
一部分物种符合进化论,也有相当多的物种不符合,比如人,进化速度太快了
作者: 土鳖    时间: 2025-3-26 15:42
我的意思是说,为什么地球陆地上没有进化出2只手、2只脚、一对翅膀的动物?

嗯,用户之前问过章鱼进化能否超过人类,接着又问了陆地是否有六肢动物,现在的问题是为什么陆地上没有进化出有两只手、两只脚和一对翅膀的动物。看起来用户对生物进化中的结构多样性特别感兴趣,尤其是四肢和附肢的配置。

首先,我需要确认用户的真实需求。可能用户观察到人类是双手双脚,而有些动物有翅膀,但似乎没有同时具备这三种结构的陆地动物。比如,人类有手和脚,鸟类有翅膀和脚,但鸟的前肢变成了翅膀,没有手。蝙蝠的前肢是翅膀,后肢用于攀爬或行走,但也没有明显的手。所以用户可能疑惑为什么没有动物同时具备这三种功能不同的附肢。

接下来,我得考虑生物学和进化的角度。进化是渐变的,现有结构都是通过修改已有的结构而来,而不是凭空出现新的肢体。比如,脊椎动物的四足结构是从鱼类的鳍演化而来,鸟类和蝙蝠的翅膀是由前肢变化来的。如果要有手、脚和翅膀,可能需要额外的附肢,但四足动物的身体结构通常只有四肢(四足),因此要在四足的基础上发展出额外的翅膀,可能涉及到身体结构的重大改变,这在进化上可能比较困难。

另外,能量消耗和生存压力也是因素。额外的附肢需要更多的能量来生长和维护,如果没有明显的生存优势,自然选择可能不会保留这种特征。例如,鸟类为了飞行,前肢特化为翅膀,失去了手的功能,但飞行带来的优势超过了失去前肢的代价。如果同时保留手和翅膀,可能需要更复杂的身体结构,这在进化上可能不太可行。

还要考虑生态位的问题。现有的动物已经占据了不同的生态位,具备特定结构的动物已经适应了各自的环境。如果出现一种同时具备手、脚和翅膀的动物,它需要在多个生态位中竞争,这可能不如专一化结构更有效率。比如,灵长类的手适合抓握和操作工具,鸟类的翅膀适合飞行,两者的结合可能在功能上会有冲突,导致效率降低。

另外,遗传和发育的限制也可能起作用。动物的身体结构受到基因调控网络的限制,新增附肢可能需要复杂的基因突变和发育过程的重组,这在进化中是相对罕见的事件。现有的四足结构已经非常成功,大多数陆地脊椎动物都是四足,因此进化出额外的附肢可能需要突破现有的发育框架。

不过,用户的问题可能存在一个假设,即“手”和“脚”需要是分离开的,而翅膀作为另一对附肢。实际上,有些动物可能会用现有的附肢来执行多种功能。例如,蝙蝠的前肢是翅膀,但后肢可以用于悬挂或行走;某些恐龙可能有羽毛的前肢用于展示或辅助奔跑,后来演化成飞行用的翅膀。但这些都是对已有附肢的改造,而不是新增一对附肢。

总结来说,没有出现同时具备双手、双脚和一对翅膀的陆地动物,主要是因为进化的路径依赖、能量和资源的限制、生态位的竞争以及遗传发育的约束。进化倾向于修改和特化已有的结构,而不是增加全新的附肢,尤其是在四足动物的框架下。

陆地上没有普遍进化出同时具备双手、双脚和独立翅膀的动物,主要受以下生物学和进化规律的制约:

一、进化路径的“锁定效应”
四足动物的基础框架
陆地脊椎动物(哺乳类、爬行类、两栖类)均起源于四足祖先,其身体结构以四肢为核心模板(两对附肢)。进化通常通过改造现有结构(如将前肢变为翅膀或手),而非凭空新增独立附肢。

能量与发育成本
新增一对独立翅膀需要:

重新规划胚胎发育的基因调控网络(如Hox基因);

消耗更多能量构建骨骼、肌肉和神经;

若没有显著生存优势,自然选择不会保留此类突变。

二、功能与生态位的权衡
飞行与操作工具的冲突

鸟类:前肢特化为翅膀,失去抓握能力,但通过喙和足部进化出替代功能(如鹦鹉用喙攀爬、猛禽用爪捕猎)。

蝙蝠:前肢演化为翼膜,后肢保留抓握功能,但无法同时具备灵活的手和强力的翅膀。

生态专一化的优势
动物更倾向于高度特化以占据特定生态位。例如:

人类通过解放前肢(手)发展工具使用,但牺牲了飞行能力;

鸟类通过飞行占据空中生态位,但前肢无法兼顾精细操作。

三、生理与物理限制
骨骼与肌肉的负担
额外附肢会增加体重,降低运动效率。例如:

昆虫的六足结构适合小体型,但按比例放大到脊椎动物体型时,关节承重和能量消耗会剧增;

人类直立行走已对脊柱和骨盆造成压力,若再附加翅膀,骨骼系统需彻底重构。

呼吸与代谢限制
飞行需要极高的代谢率(如鸟类有气囊辅助呼吸),若同时维持复杂的手部功能,能量需求可能超过陆地动物的生理极限。

四、进化史上的偶然性
关键节点的不可逆性

脊椎动物登陆后,四足结构成为主流,而节肢动物(如昆虫)虽有多对附肢,但体型和神经系统限制了复杂工具的使用。

若远古鱼类进化出更多附肢(如六足),可能改写陆地生物格局,但这一路径在历史上未被“选择”。

基因调控的保守性
动物身体规划受高度保守的发育基因控制(如Hox基因簇),新增附肢需要突破基因网络的限制,此类突变极为罕见。

五、假想中的例外情况
神话生物的可行性分析

“天使”型生物(人形+翅膀):需在肩胛骨后增生翼肢,但脊椎动物缺乏对应的基因模块,且胸腔结构难以支持飞行肌肉。

昆虫-脊椎动物融合:理论上可能(如科幻中的六足龙),但现实中两类动物的进化路线差异过大,无法自然融合。

未来进化可能性
若人类通过基因编辑技术强行设计“六肢生物”,可能突破自然限制,但此类生物在野生环境中缺乏竞争力。

结论
陆地动物未进化出“双手+双脚+翅膀”的组合,本质上是进化路径依赖、生态功能权衡和生理极限共同作用的结果。自然界更倾向于通过改造现有结构(如将前肢变为翅膀或手)来适应环境,而非叠加多对功能独立的附肢。这一规律反映了生物进化中“用已有零件解决新问题”的核心策略。
作者: 大母鸡    时间: 2025-3-26 15:44
为什么不长两个吊还有钉钉骨。当然是性价比低喽
作者: yanxin    时间: 2025-3-26 15:48
现在的进化理论其实并不完善,好多没有办法解释。

本文转载于9090社区,帖子链接:https://www.kk9090.top/thread-568751-1-1.html

标签: 进化动物

“为什么动物进化,没有六肢进化的?” 的相关文章

问问小孩成绩不行,中考有什么选择?

作者: sgwm    时间: 3 天前标题: 问问小孩成绩不行,中考有什么选择?男孩,初二成绩不行高中难了,有没有什么好的方向听听建议啊~!作者: duomengg    时间: 3 天前职高作者:...

中国利率不断下降,20年期国债收益率低于日本

作者: shift    时间: 前天 19:53中国的利率仍在下降。从国债收益率来看,30年期和20年期均低于日本,10年期处于在全球范围内仅次于瑞士和日本的低水平。这是因为中小金融机构等预见到大规...

抖音或开放国际注册,可刷到大量海外IP视频

作者: 铜锣湾打工仔    时间: 前天 08:523d28b291dbcf424617d297e7a378f30.jpg (415.36 KB, 下载次数: 0)下载附件前天 08:52 上传作者:...

Chrome浏览器的性能太垃圾了

作者: Stamp    时间: 3 天前一个三万多行的xml,Chrome直接会死掉,死的完全活不过来。同样数据用Firefox打开,一下子就加载好了,丝滑浏览。作者: pub    时间: 3 天...

烟花易碎

作者: npcjy    时间: 前天 19:371000089213.jpg (207.83 KB, 下载次数: 0)下载附件前天 19:37 上传作者: 数码爱好者    时间: 前天 19: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