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SA·每日一图----丘留莫夫-葛拉西门科Churyumov-Gerasimenko彗星...
本文转载于9090社区,帖子链接:https://qq9090.top/thread-587385-1-1.html
作者: keqile 时间: 2025-10-27 08:29Comet67P_Rosetta_1024-丘留莫夫-葛拉西门科Churyumov-Gerasimenko彗星形成其彗尾.jpg (166.43 KB, 下载次数: 0)下载附件2025-10-27 08:28 上传
丘留莫夫-葛拉西门科Churyumov-Gerasimenko彗星形成其彗尾
影像提供与版权: ESA, Rosetta, NAVCAM
说明: 彗尾从何而来?通常在彗核上并没有明显的喷流喷出位置,从而形成彗尾。2015年,欧洲空间局的罗塞塔号探测器拍摄了一张主题影像,展示了正在形成的喷流的最佳图像之一。这艘探测器从2014年到2016年环绕着67P/丘留莫夫-葛拉西门科彗星(丘-葛彗星)。这张图片展示了当丘-葛彗星接近太阳并升温时,气体和尘埃从彗星核的多个地方喷出。彗星有两个显著的叶状结构,较大的叶状结构约有4公里宽,而较小的叶状结构则有2.5公里宽,两者由一个狭窄的颈部相连。分析显示,蒸发必须在彗星表面深处进行,才能形成我们看到的气体、尘埃和冰的喷流,这些喷流从表面喷出。丘-葛彗星(也称为67P彗星)在每6.44年的太阳公转轨道中,会因喷流而损失约一米的表面深度,这样的速度将在仅仅数千年内彻底毁灭彗星。2016年,罗塞塔号的任务结束,并以受控的方式撞击丘-葛彗星的表面。
本文转载于9090社区,帖子链接:https://qq9090.top/thread-587385-1-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