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的遗迹
本文转载于9090社区,帖子链接:https://qq9090.top/thread-587321-1-1.html
作者: 动态清您 时间: 2025-10-26 08:34家里小孩初中老师要求搞一个手抄报:历史的遗迹,
无非就是什么红色家庭啊,苦难历史啊,革命奋斗啊,
如果我独创蹊径搞一个,历史老师会不会抓狂呢?
请教一下各位18厘米的吴彦祖,这些东西有没有收藏意义啊?1000091594.jpg(456.41 KB, 下载次数: 0)下载附件2025-10-26 08:34 上传
作者: 富丽 时间: 2025-10-26 08:36
学习
作者: 卖艺不卖身 时间: 2025-10-26 08:36
怎么还有这个,我做了那么多次,一个也没有发哎。
作者: 平凡的世界 时间: 2025-10-26 08:42
支持楼主搞这个!
作者: daiva 时间: 2025-10-26 08:47
这样挺好,先跟孩子详细分析一下当时的情况,这样老师问一些问题可以答上来。
作者: 瞎说什么大实话 时间: 2025-10-26 09:33
提起这个我就想到当年上海被误诊为阳性全家遭工作人员上门强行拉去隔离的那家人
作者: 壹峰 时间: 2025-10-26 10:27
家里一小堆。
平均1.5天检测一次。
作者: 重然001 时间: 2025-10-26 10:41
我记得因为一个学生红码,我喜提了个红码,一圈子几十个人全部被封在家里。
作者: 喜欢就买吧 时间: 2025-10-26 10:46
你这是哪壶不开提哪壶。
作者: stone 时间: 2025-10-26 11:04
哪壶不开提哪壶。
作者: zhouhj 时间: 2025-10-26 11:14
我咋没有,没少捅。有的只是医院的
作者: send0001 时间: 2025-10-26 12:02
过去的都可以算历史。
虽然才过去没几年。
作者: neek 时间: 2025-10-26 12:20
本帖最后由 neek 于 2025-10-26 12:23 编辑
wén gé 博物馆 好像是 一个 私人搞的
不知 现在 还在不在了
还有 当年的 共和国卫士 ,上课还学的
作者: teleyoung 时间: 2025-10-26 12:55
三年自然灾害时期的历史,拿出来
作者: 602032119 时间: 2025-10-26 13:08
不是历史老师会不会抓狂的问题,是你敢不敢做好带给老师的问题,赌你100%不敢做
作者: 广林居士 时间: 2025-10-26 13:27
本帖最后由 广林居士 于 2025-10-26 13:30 编辑
https://www.bilibili.com/video/B ... 08109dce919a998592a
电影《春雨潇潇》(1979年)
https://www.1905.com/mdb/film/2215159/
本片表达了一个天安门事件中蒙难南逃的革命者的生死命运,把严酷的流亡生活借助江南春雨,作了别开生面的诗意描写。影片名为春雨潇潇,既隐喻着愁情哀愫,又孕育着万物生机,与影片的主题相呼应,构成一幅富有形象寓意的抒情画卷。本片展现了在特定意境中抒写人物心灵美的风格,描写得真实、自然、深沉。片中每个人物都充满内心的矛盾,总处于判断、思索的状态。
https://movie.douban.com/review/6294790/
春雨潇潇 人情娇娇
——影片《春雨潇潇》琐谈
/范达明/
关于影片的主题思想
《春雨潇潇》很好,是一部充满诗意的很优美的影片。它从一个侧面讲述了“四人帮”垮台前夕一手制造所谓“T事件”、追捕所谓“反革命”,构成他们最猖獗、造成社会最黑暗的时期,发生于人民群众中间的一个感人至深的故事。
影片女主人公顾秀明本是一个美丽、纯洁而善良的护士,按其职责本分护送一个伤病员陈阳离京南下。当她发现自己所护送的伤病员正是个被在全国通缉的“反革命”时,她凭借自己对伤员的接触与初步了解,按着她的觉悟与善良的天性,尊重自己护士救死扶伤的职责,本能而坚决地起来保护他不受逮捕。为了这一目的,她千方百计,甚至不惜牺牲同自己恩爱丈夫(一个差点成了执行“四人帮”法令镇压人民的凶手的公安干部)之间原本幸福的爱情。她在老年女诗人、青年女演员、一个出租汽车司机、一个叫张伯伯的老工人,乃至一个厌弃政治旋涡、有点胆小怕事、有点自甘麻木的剧场主任的帮助下,以她以及所有这些与她具有同一政治信念的阶级姐妹的勇敢的实际行动,感动与教育了自己的丈夫——这里,是妻子战胜了丈夫,一种责任战胜了另一种“责任”,护士良心的柔情怜意战胜了警察铁蹄的冷酷与专权——柔何以克刚?就因为这个柔中有群众,这个柔中有真理。归根到底,是正义战胜了邪恶,良知战胜了暴虐,真理战胜了谬误,是人民战胜了“四人帮”。执帮法的丈夫毅然故犯帮法,不惜承担一切政治风险,加入到自己爱妻代表的正义、良知、真理的人民的行列中来。他放弃了一种虚假的卑微的职责,承担起了另一种真正崇高的职责(还利用了旧有职责关系中可以利用的部分——为陈阳发放通行证脱离险区),最终协助完成了以他妻子顾秀明为代表并引发的营救“逃犯”陈阳脱险的计划。
影片是作家苏叔阳编的剧本。全片主题思想特别鲜明尖刻。两种已成为根本对立的政治力量的冲突集中在一对恩爱夫妻之间展开。影片指出:在某些特定的历史条件下,政治终究是高于一切、决定一切的;在它面前人们无法不做出选择,它可以重新组合人们之间的远近亲疏。这句话的客观真理性不仅作为语言对白在影片女主人公与其丈夫先破镜后又重圆的基本故事线索中获得了反复印证,也在片中信手安排的一些小细节中来随时加以佐证。
影片表现的火车列车长、出租汽车司机,也使人产生过他到底是属于哪一边的人的“悬念”,使观众的心始终同女主人公顾秀明与“逃犯”陈阳的命运的安危联系在一起。影片中的各种大小“悬念”,固然是结构戏剧性格冲突与情节发展的重要一环,而其所以产生的客观现实基础,就在于那是一个黑白颠倒的“于无声处”的年月;正义与真理不得不一时处于地下活动,在反“四人帮”的英雄们,这些我们当今思想解放运动的先驱者们遭受公开镇压的年月,人民群众的一切同情、声援与支持都不能不具有一种内在潜隐的性质:为了保存革命力量,人们在没有真正弄清对方的政治身份与态度之前,都要提防一手,因为与转变前的冯春海为伍,至死效忠“四人帮”的大小走卒警犬也是大有人在。可惜影片在这一点上没有稍带一提。总之,影片中的“悬念”,从某种角度上说,也正好是一种当时整个时代背景的浓缩的反映形态。有人认为影片男主人公冯春海的“悬念”及其最后转变显得突然,其实这正是影片编导构思含蓄不露的高明之处。冯春海的转变是有发展阶段的:主观的觉悟,客观的事实,妻子的劝说,人民群众的态度,而其中“四人帮”体系的株连政策,把像冯春海这样的一个一贯忠于职守的老练的公安侦察员置于“防备”与“监察”的地位,则是使冯春海最终“起义”归回人民一边,去反对“四人帮”的暴虐的外部条件与契机;另外他爱她的妻子,有时爱得那么自私的性格,不但说明了这个人物的很真实的个性色彩,也是导致他最后的转变的因素之一。
顺便说一下影片女主人公的扮演者张力维。她扮演的这个角色非常令人喜爱。首先要推导演选择演员选得好,演员的外型与内在气质本来就吻合角色性格的规定要求。张力维过去扮演农村姑娘的一些角色,都不适合,不理想,无法发挥出她的戏路子。她演《春雨潇潇》非常成功,真可谓是“人情娇娇”;我甚至愿意在《大众电影》的“百花奖”中为她投上一票。
1980年2月23-24日写于YC
2009年1月5日录入电脑于杭州梅苑阁
本文第二部分“关于影片的艺术特色”,原载《工人文化宫汇报》1981年2月号第4版(副标题为《〈春雨潇潇〉艺术风格浅谈》)
影片信息
编剧:苏叔阳
导演:丁荫楠、胡炳榴
摄影:魏 铎
美术:黎 淦
作曲:王燕樵
主演:张力维(顾秀明)、章杰(冯春海)、黄文奎(陈阳)、林默予(许朗)
作者: arqi 时间: 2025-10-26 15:08
这个真没有。。。
我这儿还有不少电子版的检测单,码单,我自己的还有同事儿的,我那时是本部门的防疫网络管理员
作者: njegooh 时间: 2025-10-26 15:17
亲自部署 亲自指挥,伟大光荣正确
本文转载于9090社区,帖子链接:https://qq9090.top/thread-587321-1-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