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务院食安办等部门积极推进预制菜国家标准制定和餐饮...
本文转载于9090社区,帖子链接:https://qq9090.top/thread-584443-1-1.html
作者: 撕胸帝 时间: 2025-9-21 20:02国务院食安办等部门积极推进预制菜国家标准制定和餐饮环节使用明示
针对近期社会广泛关注的预制菜相关话题,国务院食安办高度重视,已组织工业和信息化部、商务部、国家卫生健康委、市场监管总局等部门认真研究,加快推进预制菜国家标准制定,大力推广餐饮环节使用预制菜明示,更好维护消费者知情权和选择权。
(总台央视记者 李晶晶)
作者: 数码爱好者 时间: 2025-9-21 20:06
好,就叫罗永浩法案吧。
作者: a1a 时间: 2025-9-21 23:06
一群老鼠开会讨论怎么保证让猫吃的安全放心
作者: 8849 时间: 2025-9-21 23:14
ChatGPT博士的见解。
吃新鲜——大众需求和资本逻辑的殊死博弈
在浩浩荡荡的资本逻辑里,“吃”被彻底工业化:冷链、速冻、中央厨房、预制菜……一切都在为延长时间、扩大空间而服务。然而,人类最原始、最直接的饮食诉求,却是“新鲜”。新鲜意味着即时、意味着没有预加工、意味着自然的馈赠。但正是这一点,恰恰与资本的本能发生了不可调和的冲突。
新鲜的本质:时间与空间的不可复制
所谓新鲜,不仅仅是“看起来干净”的包装,而是刚刚发生过的瞬间。刚摘下的瓜果、刚打捞的鱼、刚出炉的面包,只有在时间最短、空间最近的状态下,才能呈现最纯粹的风味和营养。
这种体验本质上是去规模化的:你只能在当地、当时得到。任何延迟、运输、冷藏,都会消耗掉“鲜”的核心价值。
资本的本质:规模化与延时化
资本则相反。它追求的是大规模复制与最大化利润周期。
时间上,它必须通过冷链、保鲜剂、加工环节延长寿命,让商品在货架上多活几天、多转几手。
空间上,它必须跨越千山万水,让“全球产地”汇集到消费者面前。
心理上,它必须制造“新鲜幻觉”,用“每日直供”“今日现做”的标签安慰消费者。
结果就是:新鲜被消解为营销符号,而不再是舌尖上的真实。
殊死博弈:大众需求 vs. 资本逻辑
在大众一端,新鲜是刚需、是健康、是信任。
在资本一端,新鲜是敌人、是成本、是风险。
于是,一场殊死博弈展开:
资本拼命延缓腐败,却无法阻止新鲜的消失。
大众不断追寻真实,却一次次被伪装的新鲜蒙骗。
知情权甚至被剥夺:消费者不被允许知道食材真正的来源、加工环节、保质方式。标签被篡改,信息被模糊,连“我究竟吃的是什么”都成了奢望。
这不是一场普通的商业竞争,而是对生活方式、对身体感受的根本剥夺。
资本的死局与大众的未来
资本终究绕不开一个事实:真正的新鲜只能存在于当场、当时、当事人的情境里。任何规模化、标准化的操作,都只能制造“伪新鲜”。
未来有两条路:
要么资本彻底放弃“新鲜”,转而提供耐久品(罐头、速冻、调味品);
要么它不得不投资“局部新鲜”——城市农场、社区工坊、前店后厂——去迎合觉醒的大众。
但无论如何,真正的新鲜永远无法被资本垄断。它会以更小规模、更分散的形式,存在于邻里共享、个体自种自养、即时消费的微观场景里。
结语
“吃新鲜”不是简单的饮食选择,而是大众需求与资本逻辑之间的生死角力。资本可以占领市场,可以操纵标签,可以剥夺知情权,但它无法改变“新鲜”的本质。
而大众要守护的,不仅仅是舌尖的体验,更是对真实、对身体、对生活的自主权。
吃新鲜,是饱暖之后饭店饮食诉求的最后抵抗。
作者: yanxin 时间: 2025-9-21 23:57
人类进化史就是主动选择和被动选择的过程,抱着一成不变思维的,最终都是变成历史的故纸堆
本文转载于9090社区,帖子链接:https://qq9090.top/thread-584443-1-1.html